小松鼠嚇了一跳,有了魔法眼鏡後,這世界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

顯示具有 科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科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松鼠URL 2011-5-21

安全的幻影
Bruce Schneier: The security mirage


由於演化的關係,動物對於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有相當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所以不需要理論、模型這一堆東西幫忙。人類其實也是....假如我們還生活在石器時代的話。其中一個和古時候的差別就是大眾傳播媒體。人類有一個很實用的經驗法則(或稱捷思)叫做可利用性法則(availability heuristic),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很熟、很快就能聯想起來的東西,應該就是比較重要的東西。比方說你常常聽說村子裡面有人被老虎吃掉,但是很少聽說有人被兔子吃掉,那老虎就比較危險一點。但是大眾媒體把一切都搞砸了。新聞顧名思義,就是報導罕見的事情。車禍天天發生、天天死人,沒什麼稀奇的,飛機比較少出問題,所以才會大幅報導。但是因為媒體從早報到晚,混淆了我們的可利用性法則,混淆了我們的直覺。
吃路邊或者速食可能比手機的電磁波危險的多。把 511 當成只是另外一天的人,遠比贊同王老師大地震說的人多,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但是媒體只會報導稀奇、不正常的事情。普通我們聽到王老師的講法,只會當成瘋子,根本不會去理會,但經過電視、報紙連續幾天的連環轟炸,混淆了我們的直覺,即使理智上你還是知道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但你的「可利用性法則」會強迫你把這當成一件事情。

嬰兒的語言天才
Patricia Kuhl: 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


一歲前的嬰兒正在建立語言模型,重點是,對於嬰兒的語言學習,電視不但無法取代真人互動,而且是跟本完全沒有用。要有真人互動才拿打開嬰兒學習語言的開關。

笑容的隱藏能力
Ron Gutman: The hidden power of smiling


裡面提到,笑得越開懷的人,將來成就也會越高、壽命也會越長。乍看之下,似乎是個誤謬:因為健康較好、成就較高的人自然會笑得比較燦爛一點。
不過裡面用科學分析了笑容的反饋效應,告訴我們笑容會在腦中帶來快樂感,超過巧克力和金錢所能帶來的效應。
另外笑容也有感染力,能夠讓人心情平靜快樂。
之前結婚時,負責辦婚宴的小姐臉上總是掛著略帶誇張的笑容。可以說是有點「職業」,但我覺得是好的那種。因為大多數人結婚都是第一次,即使結婚很多次的人,也至少有一次是第一次。第一次做一件事時,有點緊張或者慌忙是自然的。穩定的笑容能夠有效的紓解不安。

如何綁鞋帶
Terry Moore: How to tie your shoes


五十歲的大叔終於發現自己(和多數人)以前鞋帶都沒有綁對。

Sean Carroll: Distant time and the hint of a multiverse

為什麼有時間這個東西?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廣義安慰劑效應及從眾效應的變化

大家都知道醫療上有所謂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但令人意外的,它不僅僅能應用在醫療上。
很多電梯的關門鈕其實沒有作用,很多紅綠燈的行人按鈕也沒有作用,有些辦公室的溫度控制也沒作用。但能讓使用者產生「有用」的錯覺。(詳細)
這有點像是的 illusion of control,如賭徒的桌邊吶喊,雖然沒有用(有用的話,那就大家來比大聲就好了),但大家總會情不自禁。運動比賽的加油聲也有點類似的意思。
不知道民主投票有多少安慰劑成份呢?

 另外一個是有關於從眾心理(Conformity)的實驗。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人實驗人類的從眾現象了。比方說是曾參殺人、指鹿為馬等等。不過比較嚴謹、震撼而且經典的實驗是下面這個影片。

心理學家找來七、八個志願者,給他們看一個圖片,圖片左邊有一條直線,右邊有三條長短不同的線段。心理學家要志願者來判斷右邊三條直線中,哪一條和第一條一樣長。
這不是那種視覺錯覺的陷阱題,你可以很容易判斷正確答案。當然如果你是志願者,你也許多少會懷疑問題有這麼簡單嗎?但總之,你可以很容易判斷正確答案。陷阱不在題目中,而是在志願者裡。其實大多數的「志願者」其實是演員,他們會故意講錯誤的答案。只有一個是真正不知情的志願者。有趣的是,當別人都回答錯誤的答案時,你很難堅持正確的答案。有些人剛開始還堅持一下,但多數人最後會從眾如流。其中某些人可能只是比較「隨和有禮貌」一點,但有些人卻是真的開始相信錯誤的答案了。
故事還沒有結束,在新的一個研究中,心理學家使用演員,而是真的讓其他志願者和某一個志願者看到不同的影像。方法是讓志願者戴偏光眼鏡。所以不用擔心演員是否受過專業的訓練或者一不小心 NG。
可是結果很意外,從眾的人比預期少很多,女性還有三分之一會從眾,但男性則不會從眾。這跌破了專家偏光眼鏡。
到底是為什麼?現代人更加獨立自主?題目難易度?還是因為志願者彼此認識?
總之很有趣。(詳細)

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魔術、科學、心靈和兩則新聞


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魔法存在的人越來越少了。魔術帶給人的驚奇感也越來越少,人們看到魔術之後也許還有疑問或好奇,但已經不再是感嘆宇宙的神奇或者懷著對於未知世界的驚嘆,而是「好厲害,怎麼藏的?」「這樣的手法很難練吧,要練很久吧」。
許多過去只有魔法才能辦到的神奇的事情,現在使用科技輕易都能辦到。與遠在千里外的人溝通,看到遙遠地方的事物,讓物體飄浮在空中。
所以有人說,現代的魔術要朝兩個方向發展,不然就是朝向更大更難的部分跑,把自由女神變不見、把月亮變不見、把火星變不見。或者朝向更神秘的心靈部分走,因為科技對於心靈還是沒有太多的辦法。

著名的科幻小說家,Arthur Clarke 說過: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與魔術無異」
而 Ashleigh Brilliant 則說: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 is that magicians usually know what they're doing."
「科學和魔術的唯一差別就是,魔術師通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哲學家 Will Durant 說:
"Magic begins in superstition and ends in science."
「魔術始於迷信,終於科學」

兩則科學新聞
Mind Reading Is Now Possible - 電腦能夠以 78% 的精確度分辨人類腦中想的是榔頭還是鉗子。這個還沒有完全公認,但根據新聞,是第一個有關腦中想法「內容」的實驗結果。主要是依據 fMRI 來做的。
Hypnotism changes the brain: Study這個新聞應該有點久,主要是說,催眠確實能夠讓人忘掉事物。雖然也許對於催眠師來說,這不是新聞,但的確是最近科學上才能確認這件事情,而且確認說某種程度上,是真的忘掉,而不是假性忘掉。
回到一,也許就連心靈魔術,也要往更高更遠更強的部分發展吧!


Keith Barry 讓一個人忘記自己名字

Keith Barry 的 Black Ops Hypnosis

Derren Brown 地鐵催眠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記憶力測驗 黑猩猩擊敗大學生

又一次,黑猩猩告訴人類誰才是靈長類的老大。
根據這篇新聞報導(可以參考上面的新聞影片),京都大學的日本科學家松沢哲郎設計了兩種記憶力實驗來測驗五歲黑猩猩,並且讓成年人類當作控制組,結果發現黑猩猩擊敗了人類。松沢哲郎設計的實驗有點像是腦年齡測試那樣的,這幾隻黑猩猩也是練過的,認得阿拉伯數字。
第一個實驗中,就準確度來說,其實人類不輸黑猩猩,但是速度比黑猩猩慢。第二個實驗試著把測驗的速度加快,記憶的時間縮短,結果人類輸給了黑猩猩,部份大學生們即使經過六個月的訓練,仍然輸給黑猩猩。
這不是特別挑大學生來顯示大學生比較笨,而是大學裡面作心理實驗,大學生是最方便的實驗對象。接下來,他們將繼續找小朋友來研究,因為其實這個可能跟年齡有關,因為就連年紀小的黑猩猩表現的也比年紀大的黑猩猩好(就說了,是腦年齡測試嘛)。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有學問語錄

關於數學、科學、研究的語錄

As far as the properties of mathematics refer to reality, they are not certain: and as far as they are certain, they do not refer to reality.
Albert Einstein

"Obvious" is the most dangerous word in mathematics.
Eric Temple Bell

A talk in mathematics should be one of four things: beautiful, deep, surprising... or short.
Michel Mendès France, remark, c. 1986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modern mathematics books — those you cannot read beyond the first page and those you cannot read beyond the first sentence.
C. N. Yang

Factorials were someone's attempt to make math look exciting.
Steven Wright

A circle is the longest distance to the same point.
Tom Stoppard

There is very little flexibility in the behavior of the Universe. What it does once, it does again.
Isaac Asimov

What makes the Universe so hard to comprehend is that there's nothing to compare it with.
Ashleigh Brilliant

If you wish to make an apple pie from scratch, you must first invent the universe.
Carl Sagan, Cosmos (1980)

The whole of scienc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finement of everyday thinking.
Albert Einstein, Out of My Later Years (1950)

Science is a long history of learning how not to fool ourselves.
Richard Feynman, quoted in K. C. Cole, The Universe and the Teacup: The Mathematics of Truth and Beauty (1998)

The main object of all science is the freedom and happiness of man.
Thomas Jefferson

Science is always simple and always profound. It is only the half-truths that are dangerous.
George Bernard Shaw, The Doctor's Dilemma (1913)

The experimenter who does not know what he is looking for will never understand what he finds.
Claude Bernard

I have little patience with scientists who take a board of wood, look for its thinnest part, and drill a great number of holes where drilling is easy.
Albert Einstein

Every hour a scientist spends trying to raise funds is an hour lost from important thought and research.
Isaac Asimov

"Research" means "to search again." Why not? Sometimes, a new interpretation emerges that is of vast importance.
Isaac Asimov

Basic research is what I am doing when I don't know what I am doing.
Wernher von Braun

In research the front line is almost always in a fog.
Francis Crick, 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88)

Results! Why, man, I have gotten a lot of results. I know several thousand things that won't work.
Thomas Edison

If we knew what it was we were doing, it would not be called research, would it?
Albert Einstein

The final results [of his work on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appear almost simple; any intelligent undergraduate can understand them without much trouble. But the years of searching in the dark for a truth that one feels, but cannot express; the intense effort and the alternations of confidence and misgiving, until one breaks through to clarity and understanding, are only known to him who has himself experienced them.
Albert Einstein

The mere formulation of a problem is far more often essential than its solution, which may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thematical or experimental skill. To raise new questions, new possibilities, to regard old problems from a new angle requires 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marks real advances in science.
Albert Einstein

If we want an answer from nature, we must put our questions in acts, not words, and the acts may take us to curious places. Some questions were answered in the laboratory, others in mines, others in a hospital where a surgeon pushed tubes in my arteries to get blood samples, others on top of Pike's Peak in the Rocky Mountains, or in a diving dress on the bottom of the sea. That is one of the things I like about scientific research. You never know where it will take you next.
J. B. S. [John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

Why think? Why not try the experiment?
John Hunter, letter to Edward Jenner

Copy from one, it's plagiarism; copy from two, it's research.
Wilson Mizner

For God's sake, stop researching for a while and begin to think.
Sir Walter Hamilton Moberly, The Crisis in the University (1949)

I didn't think; I experimented.
Wilhelm Roentgen

We haven't the money, so we've got to think.
Ernest Rutherford, in R. V. Jone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 1962, 13, 102

The joy of research must be found in doing, since every other harvest is uncertain.
Theobald Smith

Research means going out into the unknown with the hope of finding something new to bring home. If you know in advance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 or even to find there, then it is not research at all: then it is only a kind of honourable occupation.
Albert Szent-Györgi,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971)

If a research project is not worth doing at all, it is not worth doing properly.
Unknown, Journal of Irreproducible Results 1961, 9, 4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 is that magicians usually know what they're doing.
Ashleigh Brillian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ruth; the truth that lights the way and the truth that warms the heart. The first of these is science, and the second is art. . . . Without art science would be as useless as a pair of high forceps in the hands of a plumber. Without science art would become a crude mess of folklore and emotional quackery.
Raymond Chandler, The Notebooks of Raymond Chandler (1976)

Everything should be as simple as possible — but not simpler.
Albert Einstein

Most of the fundamental ideas of science are essentially simple, and may, as a rule, be expressed in a language comprehensible to everyone.
Albert Einstein

The only source of knowledge is experience.
Albert Einstein

There is no logical way to the discovery of these elemental laws. There is only the way of intuition, which is helped by a feeling for the order lying behind the appearance.
Albert Einstein

You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something unless you can explain it to your grandmother.
Albert Einstein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incomprehensible.
Albert Einstein, quoted in his obituary (April 19, 1955)

I think and think for months, for years; 99 times the conclusion is false, but the hundredth time I am right.
Albert Einstein, quoted in Banesh Hoffman, Albert Einstein, Creator and Rebel (1972)

Nothing is too wonderful to be true if i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Michael Faraday

This is common to all our laws; they all turn out to be simple things, although complex in their actual actions.
Richard Feynman, 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1965)

Being a language, mathematics may be used not only to inform but also, among other things, to seduce.
Benoit Mandelbrot

The aim of science is not to open the door to infinite wisdom, but to set a limit to infinite error.
Bertolt Brecht

Science is everything we understand well enough to explain to a computer. Art is everything else.
David Knuth

There is a theory which states that if ever anyone discovers exactly what the Universe is for and why it is here, it will instantly disappear and be replaced by something even more bizarre and inexplicable. There is another theory which states that this has already happened.
Douglas Adams

A common mistake that people make when trying to design something completely foolproof is to underestimate the ingenuity of complete fools.
Douglas Adams. Mostly Harmless

All of physics is either impossible or trivial. It is impossible until you understand it, and then it becomes trivial.
Ernest Rutherford

If we are to achieve results never before accomplished, we must employ methods never before attempted.
Francis Bacon

You cannot teach a man anything; you can only help him find it within himself.
Galileo Galilei

he most exciting phrase to hear in science, the one that heralds the most discoveries, is not "Eureka!" but "That′s funny..."
Isaac Asimov

If I have seen fu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y standing up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Isaac Newton

If the brain were simple enough for us to understand it, we would be too simple to understand it.
Ken Hill


2007年8月25日 星期六

遠看林志玲,近看像國父

這個是我合成的,遠看林志玲,近看變國父。隨螢幕、視力的不同,每個人看到的效果可能不一樣。原則上是遠看、瞇瞇眼會變成林志玲,近看、放大看會變成國父。
原理是參考 Oliva 的夢露/愛因斯坦。她那一派的東西,像是生氣/笑臉在 mind hacks 系列上也有介紹。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演化獎勵生產力....某方面來說

...
以上是一部不太成功的電影 Idiocracy 的開場。這部電影其實站在開場這個說法,加上老科幻片 Buck Rogers In The 25th Century(惡搞、致敬、諧仿)。這部影集早年也在台灣播過,主要也是說 20 世紀的人到 25 世紀去解救有點退化的未來人。這種公式還挺常見的,某處的平凡人,到了另外一處則成了奇人,像是超人、FarscapeEureka,還有很多回到過去、跑道幻境之類的奇幻故事。
回到開頭提出的論點,這個論點當然並不太新鮮,不算太久前我就聽過某大學老師站在類似的論點講話。
這個現象跟很多人的經驗符合,學術上也有一些研究可以佐證,性行為與智能這篇也提出一些數據和文獻,主要是說明 IQ 高或低的人開始性行為的時間比較晚,性行為比較早的,主要集中在IQ中間偏低的人。
簡單的說就是當人類變成有(物資)生產力的人來保障有(後代)生產力的人的情形之下,後者會慢慢取得數量上得優勢。
當然上面所提到的研究結果,嚴格來說是IQ在中間偏低的青少年,回答有過性行為的比例比較高。所以可能原因是 IQ 高的人覺得沒有必要說謊,IQ 低的人不知道要說謊。有點類似「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的感覺。這句話是古人說的,一般的看法是情比性的層級要高一點,所以這也許已經代表了我們已經比古代人要低級一點了,現在人看的音樂劇、電視劇,古代的人可能覺得只是 jackass 等級的。古代人可是聽歌劇、京劇的。
這樣講其實有點武斷,比來比去也許只是看誰比較會說謊。比方這個研究的研究者,就認為一般公認的「男人性感,女人感性」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回到那個「有(物資)生產力的人來保障有(後代)生產力的人」的觀點。大學老師或者研究者算不算有生產力的人呢?當然是,只是生產的東西是技術和知識,這些產生出來的技術和知識,可以間接產生物資;因為有人生產技術和知識,所以現在的城市中普通人過得比三千年前的國王還要舒適。但話又說回來有些知識比另外一些更間接一點,但是不管怎麼樣,都是間接的。生產知識的人的生存條件,還是那些生產物資的人提供的。某種意義上來說,生產知識的人來批評生產後代的人有點站不住腳。生產後代的人,也是生產了「人力」這種資源,雖然大量生產也許不見得能保障品質,但畢竟還是有貢獻。就像生產出來的知識一樣,多一個人,就多一分潛力。
這樣說起來,也許只有生產食物的人才有資格做出這樣的批評。不過農夫也會冷,也會想要吃肉,所以他願意和蓋房子、養豬、賣衣服的人交換物資。這樣,這些人也算是有資格了。
賣衣服的人有時也會無聊,願意和提供音樂的人交換。這樣連下去,其實又可以連到那些生產知識以及生產後代的人了。
總之其實就是這樣,也許真的人類會弱智化,也許五百年太短,那就五千或一萬年。也許沒那麼嚴重。也許到某個程度就直接滅亡也說不定。總之就是這樣,覺得不滿意這樣的結果,那可以努力嘗試去改變。但其實沒有人有力量能改變這種潮流的,而且也很公平,反正沒有人能活到那麼久。
假設你能活到那麼久,因為你那麼聰明,那麼未來就有聰明人了,所以這種現象就不會發生了。
上面提到的 Eureka,算是一種反過來的狀況。一個普通人,跑去一個充滿高 IQ 科學天才的小鎮。這個普通人用他的 street smart 來解決很多高 IQ 的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雖然可以看成有點市井小民自嗨的幻想,但是很現實的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物以稀為貴,當然全世界只有一個廢物的時候,那個廢物還是不見得會貴的,稀不稀是相對於需求來說的。一個社會中當然不可能光是充滿科學家的,很明顯的科學家無法滿足所有人類的需求。只是小鎮裡面連餐廳老闆都要是個 Geek,有點太誇張了。在這種誇張的環境之下,普通人自然會變成英雄。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零的領域

小時候看過閃電霹靂車的人,大概都記得裡面的虛構技術「零的領域」這個東西。不過其實現實中是有這個東西的,而且許多運動員、藝術家、科學家的秘密武器,不管是否自覺到在運用它。
這種東西被稱為 Flow ,中文叫心流理論,比較常見的用法是 "Get ino the zone",事實上,零的領域翻成英文也被稱為"Zero Zone"。比較傳神的字可能是 Hyperfocus。事實上,我當初想要找相關資料的時候,superfocus 是剛開始幾個跳出我腦中的可能單字,不過 hyperfocus 應該是更好一點的字。有些人把這個現象跟禪定現象聯結在一起。事實上,我想我們對這類的觀念還沒有了解得太清楚,這類東西只是一堆概念的模糊混稱。所以我不說現實中有「類似」零的領域的東西,而直接說現實中有,因為對於兩個很模糊沒有明確定論的東西,說他們類似是多餘的。
雖然概念很模糊,但是感覺卻是很明確的。Zone 的概念應該是源自運動員自我感覺的狀態,不只是體能上,主要是心靈上的體驗。另外一種看起來比較客觀的講法是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這不只是宗教家或者運動員才能體驗的,我相信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某種程度「領域」經驗。比方說可能玩電玩的時候,像是「特訓 99」或類似遊戲時,許多人會很容易進入狀態。俄羅斯方塊等等需要快速反應的應該也是,但是我不是一個好的電玩玩家,我也不能太確定。
用通俗一點詞語來講,就是「忘我」、「身心合一」。仔細看 wikipedia 裡面列出的要件( Concentrating and focusing, A loss of the feeling of self-consciousness, Distorted sense of time),其實回頭想想,用忘我兩個字就可以很簡單的形容。「身心合一」也就是 action awareness merging。用我的感覺和話來說是,一種意識和潛意識的協調。有很多研究指出潛意識會做出比較好的決定,比方說這篇報導。但潛意識並不總是比意識要好,或者說直覺並不總是比理性要好,比方說人類的直覺裡面有很多統計上和邏輯上的錯覺。那能不能用理性來驅使直覺,就像 CPU 控制 GPU 合作產生強大的運算能力呢?零的領域就是答案。當直覺和理性、潛意識和意識達到某個比例,產生了共鳴。不管是 Zone, Hyperfocus, 還是 Trance,應該都是一些產生共鳴的點。
前面舉的電玩例子很典型,因為遊戲的速度太快,單靠意識是反應不過來的,但是多少還是要配合一些理性去理解遊戲規則。
很多不同領域的人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得應用這種能力,至少是某種程度的運用。賽車、或者運動這類需要快速反應的活動自然不在話下,他們需要一種狀態來處理大量的資訊,同時還能配合理智上的策略。藝術家,比方說小說家,常常會說不是他在創作,而是小說裡面的人物自己把劇情活出來了。音樂家有時會說旋律是上天給的,他只是把他記錄下來。科學家會做思想實驗,或者需要將大量的抽象概念「實體化」。外科醫生會做想像手術.....或者至少日劇裡面的會。這些都到靠一些潛意識來幫忙創造一個心靈之中的宇宙。

很可惜的是,大多數人並不能隨意進出和控制這種狀態,或者換句話來說,不能隨意控制直覺與理性之間的比例,要不然就不會有所謂的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或者更極端的 autistic spectrum。也所以作家才常常會說沒靈感。
Mind hacks 書上提到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這種儀器,能夠開關腦中的特定部份,甚至可能達到類似雨人的狀態。如果機器可以,那藥物也可能是一種方式,就像很多人會嘗試利用藥物達到 trance 或者 out of body experience。另一種可能的方式是特殊設計的電玩。
不靠外力,打坐裡面所謂的觀想,也是一種進入這種狀態的法門。 比方說一開始的日想觀,如果能夠觀想出身歷其境、像是真的看到一樣的景象,就能感受到一點感覺。
NLP 裡面應該更多這類東西,但是可能龍蛇混雜、真真假假,很容易讓人搞混,至少我是搞不懂。
就像前面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我想,把握住這樣的體驗,發覺這種狀態更深的層次、更廣泛的運用,是比較簡單的辦法。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我們是否活在電腦模擬中?

我們是否活在電腦模擬中呢?你知道嘛,就是像駭客任務的母體或是魔鬼總動員的虛擬旅遊那樣。這裡有一篇哲學方面的論文「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討論這個問題。我沒有詳細讀完全文,不過呢,看了摘要覺得不過是用比較巧妙的方式說「要嘛我們就活在電腦裡,要不然我們就不是」而已。
所謂的「比較巧妙的方式」類似於我之前單細胞的假設裡的說法:要不然人類達不到單細胞星際旅行的程度,要不然我們可能已經不是第一代了。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好人

在 digg 上看到一篇對於好人現象的一篇言之有理的鬼扯文 Why the nice guy fears approaching women?,這篇文章對於好人現象提出一個有趣的解釋。
所謂好人或者有人稱之為好人文化這種東西,可能台灣很多人會以為是這十年來台灣特有的東西,事實上,wikipedia 上也寫著「好人文化1990年代以後在台灣等地發展出來的一種網路文化中的次文化,與男女交往問題相關,也與網路文化中的去死去死團有些關聯。」
但實際上,Nice guyNice guy syndrome 早就是美國通俗文化中通用已久的名詞。固然這個現象在台灣近幾年突然爆發流行,但這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的男女交往方式逐漸歐美/日本化的一個自然結果。因為好人現象在現代男女交往模式下,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當然由於這個現象對我們的社會相對新鮮,所以會和過去沒有的網路文化擦出一點不一樣的火花。同樣有可能的是,這個詞其實是不知不覺中被引進的,或者說一直被默默引進,只是剛好在某個時間點爆發。也有可能是混合得現象。
在「先進國家」中,除了許多相關的通俗看法外(1, 2, 3, 4, 5, 6),早就有許多相關的學術研究。 所謂「1990年代以後在台灣等第發展出來的....次文化」云云,不免讓人有夜郎自大之感。
廣義來說,稱之為次文化也是可以的。但這樣,台灣隨便一個小學的五年二班,也有他們的認同感、暗語,也可以視為次文化了。但這樣廣義的定義之下,次文化會列不玩,光是 ptt 的板就有一大堆,很多板都有自己的次文化了。次文化不是好人現象的一個最重要性質,裡面的認同感,與其稱之為對於文化的認同感,不如說是對這個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當然我同意這個現象在台灣有某種的獨特性,定義上也不完全和 nice guy 相同。但這個詞不管在哪裡都有一定程度的歧義和模糊地帶,而差異性似乎沒有到可以區隔的地步。
類似的西風東漸,或者說我們社會慢慢被「先進」國家同化,可以參考另一篇言之成理的鬼扯文 Why nerds are unpopular? . 如果裡面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美國常見的霸凌現象很可能會在台灣出現。

女比男疲勞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

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女比男疲勞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主要的新聞來源是勞委會委託台大做的一項研究。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感想。但是調查結果這種東西,很容易會被誤解。因為這類的研究很多,我沒有特別去注意,但是都有印象,下面列出一些相關的資訊:
男人與女人如何使用時間
男人的家事做得比女人想像得多
長時間工作可能對女人的傷害比男人大
首先要注意的,那項疲勞指數的調查是使用問卷方式,姑且不論問卷設計的好壞,問卷調查的結果主要測量的是受測人的主觀認定。或者更精確的來說,是受測人對於他主觀認定的表達。也許在主觀上面是一樣痛,但是同一個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境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問卷設計得好的話,也許能夠跳過表達的差異,比較準確的表達出受測人主觀的認定,但基本上測量到的還是受測人主觀認知,即使是工作時數這點也是一樣。
人類的認知是很有趣的,比方說下面這段影片,顯示出人類認知的一個盲點

像這份「疲勞」指數的調查,相信問卷中有很多地方暗示了疲勞這個關鍵字,受測者可能會因此不自覺誇大了主觀的工作時數。這個有另外一項實驗可以說明:心理學家給人類受測者玩拼字遊戲,一半的人他們的拼字遊戲中出現累、老、疲倦、謹慎等等字,另外一半的人則都是使用中性的字眼。受測者不知道的是,其實拼字遊戲本身不是測驗,心理學家測驗的是他們玩好遊戲,走出房間的時間。結果看到疲倦關鍵字的那一半,明顯的走的比較慢。
另外也可能由於文化的關係,我們會認為不夠累表示不夠勤奮,不夠事業有成(日本人可能更是如此),而西方人則比較會把有時間休閒當作成功的表徵。當然,這個認知可能是造成我們工作時數較長的原因,但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會讓我們誇大自己的工作時數。
像是前面提到的另外幾個研究,則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調查,比方「男人或女人如何使用時間」來說,主要是將一天分成24 小時,每個小時來看看這個小時主要是拿來做什麼用途的。當然這樣還是有誤差,但是看起來準確得多。另外一個研究本身就是比較「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上的差距,所以自然會用別的方式來測量。

總之,這就跟有關咖啡的研究一樣,你可能可以找到一百篇說咖啡對健康有益的新聞,也可以找到一百篇說咖啡對健康不好的新聞,看得越多,就越了解小心求證的重要性。

2007年4月3日 星期二

腦的性別差異

原文出處
  1. 男性的腦比較大,但隨著年齡增長,縮小的速度也比女性快。
  2. 女性腦的工作溫度比較高,因為燃燒比較多的葡萄糖。
  3. 女性思考時,腦的使用區域比較多。
  4. 男性擁有較多和灰質和一般性的智能有關,大約是女性的 6.5 倍。而女性則有較多的腦白質和智能有關,大約是男性的 10 倍。 學者說這個發現可能可以解侍衛什麼男性以較傾向數學式的思考,而女性則傾向語言是的思考。 相關的研究請參考 這裡
  5. 男性的智力測驗分數平均比女性高四到五分。這是根據 Intelligence 期刊 2006年九月號的說法。不相信嗎?可以參考 這裡
  6. 男性每分鐘想到性一次,女性則少得多,約一到兩天一次。
  7. 為什麼女人愛說話?研究發現,說話可以觸發女性大腦中愉悅的感覺區,這種愉悅的感覺很高,僅次於性高潮。
  8. 女嬰對於煩人的聲音反應比男嬰強烈。
  9. 二十秒的擁抱會觸發女性大腦產生腦下垂體激素 oxytocin下垂體,這個激素產生的話學反應常常會讓女性對於擁抱她的人產生信任的感覺。
  10. 男性每天使用的字數比女人少,依照研究的不同,這個差距在1000字到一萬字之間。
    資料來源: Sex on the Brain, Deborah Blum; The Female Brain, Louann Brizend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row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research; www.livescience.com; www.cognews.com; www.tmcnet.com; www.quaz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