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嚇了一跳,有了魔法眼鏡後,這世界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

顯示具有 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演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COSCUP2013] Python, F#, Golang and Friends 投影片


我這次在 COSCUP 演講的投影片。


[COSCUP2013] Python, F#, Golang and Friends from weijr

當天因為時間改變,差了十分鐘,所以沒有把重點表達完整。

我主要想說的是,大多數想在 Python 做的邏輯流程,你都能直接在 F# 裡面用類似的思考流完成(Scala 也是)。
例外是 F# 中迴圈沒有 break,沒有 return,也沒有多重繼承。但習慣後就知道如何轉換。
反過來, F# 有了一些思考單元,在 Python 中則要被迫展開。
Go 則完全不同,如果你用 Python 的思考方式常常會不容易實作。通常你也不應該這樣做(雖然我之前就這樣做,但能做不表示要做,hack 本來就是要嘗試不該做的事)。
Go 的思考流跟 C 比較像,而且拿 C 的想法來寫 Go 會很輕鬆,因為可以寫得更簡潔。當然原本就是用 C 的想法寫 Python 的人就沒差(用 C++ 想法的人有差,物件導向)。


所以當你只常用一種語言的時候,思考其實是被限制住的。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會察覺這一點、根本不知道你失去什麼。

就像我在演講中舉的例子, 那些語言中只有絕對方位(東南西北),而沒有相對方位(前後左右)的人,有著絕佳的方位感。
一般語言習慣用相對方位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又如馬戲團被圈住的大象那個故事,或者語言中顏色名稱的種類)
所以不只要追求好的語言,有時甚至要刻意嘗試一些看似無用、怪異語言。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我的 PyCon Taiwan 2013 投影片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悖論的演講投影片


這是今天在 IMO 第二階段選訓營的投影片內容,簡報內容改自以前通識課的演講。但聽眾不同,所以內容還是差異不少。一些東西有講,沒有在簡報裡。許多圖取自 wikipedia 的 CC 圖片,投影片裡沒有註明,但是演講時都會口頭提到。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COSCUP 2012

這次印象深刻的演講有幾個,


Jserv 的現場寫程式相當有意思,表現非常熟練。

 

還有 imcat 不說話的閃電秀。

上面兩個都有 Live Coding 的風格和趣味(但不是一般定義的 live coding)

「; 的故事」的說故事技巧很不錯,值得學習。


N900 露出計的這個講得也不錯。 armvisor, pqemu,python->spidermonkey, pyton object vs javascript prototype 也都內容豐富。
此外還聽了深美國小推廣使用 kde 的經驗,相當有趣的經驗。
Win8/IE10的講解非常清楚,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在 IE10 demo 跑超任模擬器。
機器人的那場,雖說聽不太懂,但能感受講者的熱情。

一些沒聽到演講如:酷音輸入法(人太多,沒辦法呼吸)、人人編程(跑去聽機器人)就等著看影片了。

BoF 參加了獨立遊戲那群,除了了解到 LuaJIT 又有進步還有獨立遊戲的現況之外,也回想起之前寫過一些遊戲,還找人拍分解動作弄動畫的往事。


其他時間多半在 python 攤位,雖然攤位簡陋,但很多朋友捧場,讓我感受到了社群的熱情。
至於這次我給的演講。很感謝聽眾的熱情回應,讓整場演講效果不錯。當然自己還是發現不少缺點。也只能自我安慰說,畢竟這種只講一場的東西,很難完美。
很感謝 Jedi 送的簡報原力,裡面就有討論到其中一些缺點。
不過對於避免 Live demo 這點,我個人是持不同的意見是了。雖然 Live demo 有時被濫用,但 Live 還是有其無法取代的現場魅力。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我的 COSCUP 2012 投影片


用 Javascript 模擬超任 from weijr

投影片中的影片看不到,但應該都可以在我的youtube 頻道上找到。 
 
20121227 更新:
coscup 提供錄影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在 pycontw 2012 的 PySX 投影片和影片

在 pycontw 的閃電秀。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友善溝通的心靈腳本

雖然我長期以來都對表演(比方魔術或更早的布袋戲)、演講這類技巧有所注意(比方之前也整理了一些演講訣竅)。但我最近才對 Cold Reading 比較有系統的閱讀與學習。
當然我早就知道 Cold Reading 這個東西,但是也很許多人一樣,對這個領域有所誤解。比方說我們常常會用亂槍打鳥或者 Forer effect、Barnum statements來解釋 Cold Reading。但這些只是 Cold Reading 的一小部份面向。也有人認為是用騙答案、觀察肢體語言或福爾摩斯的超強推理力,但這些都是瞎子摸象而已。如果要了解一隻象,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隻象。
這些都是題外話,總之,我要說的是,從 Cold Reading 中我了解到了許多有趣的溝通技巧。很多不同的溝通技巧建議中,都會強調,要你注意溝通就是 Making Connection。有人把這個字翻成直接翻成「製造聯繫」,我覺得不錯。但貼近我們了解意義的詞,就是建立關係,或者某種程度來說,有博感情的味道,或者搭起友誼的橋樑、建立互信。如果兩人根本不是站在同一個平面上,又怎麼能有效的傳達訊息呢?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樣,不是光有心就能辦成的(雖然了解 Making Connection 的重要,的確會是一個好的起點)。在我看過一些法門訣竅之後,我覺得一個最簡單有效的基本方法是「友善溝通的心靈腳本」。這是我在一本 Cold Reading 的書上看到的,雖然這個不能算是 Cold Reading 的關鍵技巧。
這個方法很簡單:在你去做溝通前(演講、表演、約會、談判),先在心理默默的想著,我喜歡你(或你們),你喜歡我,我們的溝通會進行愉快而順暢。
沒有錯,就是這麼簡單。想的時候心平氣和慢慢想,不用急。
這個心靈腳本的用途,是在處理你無意識的小動作、表情。雖然我們溝通看起來是以語言為主,但很多影響溝通結果的因素是情感面的。很多小動作、表情、無意識的小細節,都會影響溝通的結果。你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喜歡你的人也許覺得你有自信,不喜歡的人就覺得你自大。喜歡你的人覺得你謙虛、不喜歡你的人覺得你閉塞、甚至虛偽。
一個演講者,在他走到演講桌之前,如果表現緊張、沒自信,就已經帶給觀眾一些印象了。
但各門各派對於這些小動作的說法,千奇百怪。比方說有一個說法是,模仿對方不自覺的小動作,其實可以增加對方對你的好感。這個理論本身有猩猩行為研究的背書,應該也有一些心理學上的證據。但科學結果拿來擴大解釋是很危險的,所以只能拿來參考和用自己的經驗去實證。
理智方面的事情,比方論點的邏輯、結構等等,我們可以掌握,但是這類小技巧,不但多,而且眾說紛紜。一個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用這裡介紹的心靈腳本。當你給自己暗示之後,剩下來的,就交給你的身體。當你說服(或者提醒)自己要友善,對方也友善時,你的眼神、肢體、表情,就自然而然的會幫你做事,傳達出你想要傳達的訊息。你很友善,想要溝通,也希望對方友善。
當你覺得緊張,你的身體自然就會傳達緊張的訊息。常常我們都說,如果會緊張,你就不要去想「不要緊張」,因為這樣反而會一直想到緊張。但想要「不去想不要緊張」,你還是一樣會想到。與其如此,不妨找點別的東西來想,比方快要遲到了,你會急著想辦法到達會場,反而不會緊張(我以前常用的方式)。但心靈腳本更好,與其不要去想什麼,不如去想什麼。額外的,這個心靈腳本帶有降低緊張的副作用(效果因人而異,我知道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處理緊張方式)。
所以說,利用這個腳本,讓自己自然發出善意,再配合理智上對於溝通的安排,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魔術表演也是如此。魔術表演是和觀眾分享有趣的現象,分享你心智、體能上的心得。讓人們回憶起自己的童心、對自然神秘的好奇心,提醒大家不要忽略了人類的創造力和潛能。而不是跟觀眾鬥智,或者挑戰、甚至污辱觀眾的工具。如果沒有建立一個共識、一個友善的環境,不但表演無法達到效果,對魔術師的安全也有威脅。
其他的表演如舞蹈、歌唱也是一樣,你表演跳舞不是為了要表現給觀眾說我比你會跳,不是要挑戰觀眾。如果你傳遞「我跳得比你好」這個挑戰的訊息,而觀眾也接收到了。那善良一點的觀眾會噓你(畢竟是敵對立場)。聰明一點的觀眾則會了解,唯一合乎邏輯的動作,就是聯合起來把你的腿打斷,然後問你說,現在誰跳得比較好?
約會或者其他的聚會也是一樣。你會看到很多人和人之間的印象是建立在一開始的六秒鐘、三分鐘之類的。你可以選擇去研究各式各樣的竅門,但如果不想花那麼多時間,這個方法是一個簡單的第一步。
另一個方法,也是從前學魔術的時候,羅賓老師講過的,對著鏡子練習友善的笑看看,也許你會發現:「天啊,這個怎麼會是我的友善表情」
鏡子是魔術師的朋友。不過有時候鏡子也會騙人。比方說,對著鏡子看,你看不到你眨眼睛和眼球的轉動。我認為這個對表情的細節影響很大。還好現在科技進步了,如果你還沒聽說的話,有一種被人稱為攝影機的機器可以用。但是攝影機就缺乏了立體感,解析度也可能有影響。
總之,這些方法就是提供一個參考,我個人是認為挺有效的。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演講訣竅

趁現在時差,頭腦不清楚的情況,把一些蒐集到的演講技巧整理一下。
  1. 5 Powerful Hacks to Immediately Improve Your Presentations
  2. First Seven Steps to the Front of the Room
  3.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Skills
  4. Smallest Presentation Hack Ever
  5. How not to use Powerpoint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的演講能力不是特別好,所以要進步,就要觀察別人演說的優缺點以及研習相關資料。當然在這之前,必須要了解自己演講的目標是什麼,才有辦法判斷什麼是優缺點以及找到相關資料。上面列出資訊,有些彼此之間的內容是互相衝突的,因為不同的演講者有不同的目標與經驗,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決定選擇哪些內容。
像是第三個裡面提到的"Bad reasons to give a research talk":
  • To show everyone how smart you are
  • To tell them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your topic
  • To give all the technical details of your work
但許多時候,你演講的目標可能正是要展現你有多聰明,或者展現你知道某方面的知識。前提是這幾項要點是針對 "research talk" 來說的,所以對一般演說不適用。
這裡整理幾個重點(有些可能是我自己的看法):
  1. 了解你到底要表達什麼。
  2. Powerpoint 只是工具,不是你的 presentation。不要照著念。聽你的演講要比光看你的投影片還要得到更多,演講才有意義。
  3. 表現你的動機。你的演講是你的,裡面有你想要傳達的訊息。所以你要把你的熱情投射給聽眾,樣他們對你的議題同樣產生興趣。
  4. 加入笑點和可記憶的點。笑能夠讓久坐的聽眾血液循環,更有精神。記憶是點點相連的東西,讓你的演講跟許多有趣的東西產生聯結,能讓聽眾對你的演說印象深刻。
  5. 有時可以節奏放慢,甚至停下來,調整自己的腳步,不要急。做好準備,讓自己不要慌亂。
  6. 手勢、肢體語言、眼神等還是很直接有用,而且可以誇張、放大的使用這些工具。緊張的時候,可以看著幾個特定的友善聽眾,對著他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