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嚇了一跳,有了魔法眼鏡後,這世界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

顯示具有 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魔術師的小朋友問題

(圖由 seanmcgrath CC-BY 授權)

緊接著 Party 魔術的互動表演後,你拿出繩子準備表演「剪繩還原」。

預想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序,你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
如果說有什麼讓你得意的表演,那這套「剪繩還原」就是。
在幾個精心設計的橋段和對白之後,繩子將被觀眾剪成幾段。
然後,你會對繩子吹口氣,將早已由觀眾剪斷的繩子回復原狀。現場的氣氛將達到最高潮。
這不是連一般業餘魔術師也會一點的剪繩還原效果。
你手中的這條繩子,在配合獨門技法和心理鋪陳後,將會充滿不可思議的魔法。
這不是普通的剪繩還原,這是你的剪繩還原。
繩子是貨真價實的被剪斷了,而最後,繩子也紮紮實實的還原了。過程絕對透明,完全沒有任何作弊的可能。

你還記得上次表演後,觀眾驚奇的表情,不可置信的反覆檢查繩子,企圖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當然,他們沒有找到。

在確定沒有任何作弊的可能後,像數學證明一樣的必然,觀眾們只能承認事實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繩子真的還原了。

這樣,他們心滿意足的做出結論(或更貼切的說,再度確認):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超越人類理解的神秘事物。

晚上,他們將伴著好夢入睡,以愉快的心情面對未來生活中的挑戰,懷抱希望!
你並沒有花太多力氣,就能記住了這些細節。因為每次表演後都是一樣的情形!沒有例外。
即使是最疑心頑固的觀眾,也一樣。就算是剛才那幾個小搗蛋鬼也一樣。
因為這是你的責任,你身為魔術師的責任。所以你希望能讓觀眾感受到驚奇帶來的愉悅感。

而「剪繩還原」從來沒有讓你失望過!

就在你拿出繩子後,突然聽見一位小朋友在台下大聲說:「我看過了耶...你是不是要學電視上大魔競的剪繩還原?」。

「天哪!我連剪刀都還沒拿出來啊。」你心中跑出來這樣一句話。

這麼直接的把梗破掉,那還怎麼變?好好的魔術就這樣被浪費了?我的剪繩還原就這樣被糟蹋掉了?

不過,那不是你心中跑出來的第一句話。雖然很容易就被忽略掉,但你腦海浮現的第一句話是:「我想拿個榔頭把釘子鎚下去」

一般人大概只會把它當成腦中那種不經意出現的靈光。因為和現在遇到的危機毫無關聯,所以很容易就一閃而過。
但這句話並沒有在你腦中一閃而過。你不是一般人。事實上,你非常清楚它是怎麼跑出來的。

「如果榔頭是你唯一的工具,那你會習慣把問題當成是釘子。」這是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的名句。
其實你並不清楚 Abraham Maslow 和他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又或者他在什麼場合下說過這句話名言。

你也不想知道。

你是在「如何處理搗蛋者」這本書的介紹裡看到這句話的。
也許在潛意識裡,你把小朋友當成了釘子。
不過,不需要什麼人本主義理論,也知道在這裡拿榔頭打小孩,似乎不太適當。這還真是個難題啊。

相當然爾,書裡應該有提到處理這種狀況的方法。

問題是你沒看過。

這次,你要靠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他為什麼會講這句話?他想說些什麼?
也許他完全沒有惡意。也許只是像「蔡依林,我在電視上看過耶。你是我電視上看過的同一個蔡依林嗎?」或者「搓牌我知道耶,你要學電影上賭聖的特異功能搓牌嗎?」。
你想,大概只要回答說「半對半不對,你等下耐心看看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當然,你不用解釋半對指的是「剪繩還原」,而半不對則是說你不是學電視的,你的程序和梗更高級,更有趣。但只要這樣利用話語的模糊性,就能繼續保持懸疑性。
但問題的不光是他想說什麼。觀眾不只一人。更重要的可能是其他人怎麼解讀他的意思。

所以,你想好要怎麼回答了。

「小朋友,你好厲害喔,你一定了看很多電視吧」明褒暗貶,說不定等下回去,他一個星期就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了。算是給搗蛋者小小的懲罰吧。
不過小朋友顯然只能看到光明的,高興的點了點頭。

「所以,有多少人曾經在電視上看過用繩子魔術的?沒有關係,舉手給大家看看。」
當然,你注意到說的是「繩子魔術」,沒有必要把「剪繩還原」的效果一直重複先講。你也可以舉例說,像是綁人、打結這類的,提醒大家繩子的魔術有很多種。
但是現在,你覺得光是這樣說應該就夠了。你很小心,你很確定你還沒有真的承認你要變「剪繩還原」。當然你也絕對沒有否認。
也許跟一般人的常識相反,但魔術師其實是不能說謊的。至少不應該在表演時說。
你也注意到你說的是「繩子魔術」而不是「魔術」。因為你也不想有太多人舉手。雖然那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好的,那有多少人在現場看過呢?不只是在電視上而已喔!請舉手。」
其實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你的表演本來就有價值,你根本不需要誇大。現場看到的本來就比電視上看到要好得多。
籃球轉播跟現場看哪個好?
演唱會轉播跟參與現場演唱會哪個好?
在電視上看美國跟去美國哪個好?
這些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你只要提醒他們而已。
還是有好幾個人舉手,現在魔術的風氣挺不錯的,比十幾年前好太多了。但是你也不排除其中有幾個是想表現自己見多識廣的那種類型。

「那有多少人不只在現場看過,而且還上台當助手幫忙?」
剛才殘餘的幾隻手也放下了。不過即使還有一兩個人舉手也無妨。
因為很快就會被一堆手淹沒。
「現在,」你停頓了一下,「有誰想要上台來,不但能當助手幫忙,近距離看,而且還有機會施展魔法喔!想要上來幫忙的朋友,請舉起手來。」
經過你的提醒,觀眾意識到你表演的價值,瞭解到這個機會有多難得,也瞭解到拿電視上的表演跟現場表演比有多蠢。
你不用花太大力氣,因為這些是大家本來就知道的事實。
在許多擺動的手之中,你挑了一個適合當助手的觀眾上台。當然,你聽得到許多落選者帶點失望的聲音,但當你要他們為上台來幫忙的觀眾鼓掌時,掌聲依然非常熱烈。
你知道他們已經把自我移情到上台來的觀眾身上,一個因為這個難得機會能現場、即時參與神秘魔術表演而變得不平凡的平凡人。

接下來,修改一下程序吧,你想。改成讓觀眾吹口氣,讓繩子還原比較好。
因為你剛才說過,不但讓他上台當助手,還有機會施展魔法。也許跟一般人的常識相反,但魔術師其實是不能說謊的。至少不應該在表演時說。
咦,還是只能在表演時說謊?
你也搞不太清楚了。

──
2008年的舊文修改重貼

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發明多點觸控的故事(三)

圖片來源: Joe_13 CC-BY-ND 授權

史提夫雖然還是很確定自己(以及其他人)曾有手指,但人就是這樣,一個星期過去後,就習以為常了。就像拿著三四吋的小螢幕看電影一樣,剛開始可能覺得用這麼小的螢幕怎麼看?但看了十分鐘後,你就會完全忘了螢幕真的這麼小。

這也是公司裡面另一個小組的論點,建議先第一個產品先從手機開始做起,而非平板。

史提夫覺得這個方向不錯,但他自己有更偉大的構想。這個技術將改變人類對於螢幕的觀點。
人們將發現,螢幕重要的不只是大小,甚至,螢幕不只是能被動顯示資訊的工具。 史提夫這樣認為。

在會議上、老闆面前提出構想時,他並不特別緊張­;只是跟上次一樣緊張而已。他拿出展示用的原型機,解釋了這是雙眼視覺原理的裸視 3D 螢幕。
雖然不是全像,但利用攝影機追蹤人臉位置,就能塑造虛擬的 3D 的使用者介面。利用雙手在空中揮動,就能以多點觸控的手勢操控電腦,和看似在空中的物件互動。即使沒有手指也行。利用網路通訊,可以讓在遠方的人通話,並且看到彼此的立體畫面,就像面對面一樣。作為展示的一環,史提夫還把手放在螢幕前,透過立體螢幕,讓手上好像長出手指一樣,逗得全場哈哈大笑。據說史提夫還沒被解雇的原因,是老闆覺得他上次的報告很逗趣。

史提夫覺得自己的表現不錯,但報告結束時,還是很安靜。他知道大多數人猜不透老闆的喜好,不會貿然表態。所以他本能地望向老闆。

老闆看了史提夫一眼,說「這真是一個絕妙的構想!.........如果我們有兩隻眼睛的話。」

 (完)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發明多點觸控的故事 (二)

 圖片來源: Kerri Lee Smith CC-BY-NC-SA 授權
史提夫接受建議,在長假中找公司的心理醫生聊聊。
醫生認為史提夫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因逃避產生的幻想症併發記憶障礙。由於史提夫的人格特質偏向理性,加上只有小部分的記憶與現實不符,醫生認為只要史提夫放鬆心情,就能利用理智和大致上正確的記憶修復錯誤的那一部分。
「史提夫,你現在日常生活還好吧?」
「 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我還是很確信人類本來應該有十隻指頭的。也許我穿越了平行世界,也許世界突然發生了某種異變。」
「好吧,但是你怎麼解釋你現在可以熟練的用你的爪子應付日常生活呢?像是使用餐具這些。」
「這我有想過。不過假設我穿越了平行世界或者全世界整個異變了,那這種區區小事情應該也不足為期奇吧!」
典型的理智型人格的病人沒錯,總是能找到一套說法。醫生心裡想。
「好吧,但你在你原來的世界裡,不管是平行宇宙還是變異前的正常世界,總還是有餐具吧?」
「當然。」
「如果人類有指頭的話,為什麼還要餐具?用叉子總沒有手指方便吧?或者像是東方人用的筷子,如果有手指,根本不需要發明用來模仿手指的筷子吧?」
這才是醫生的目的。理智型人格的病人,往往思考深度很深,很快能把事情合理化,自有一套似是而非的邏輯。但常見缺點是過於專注,缺乏思考廣度(事實上,醫生猜測史提夫工作壓力的來源,就是因為缺乏橫向思考力,所以較難跟上老闆回來後公司重視創意的要求)。
所以醫生在表面上的問題後面,藏著真正想問的問題。理智型人格的病人,往往會來不及轉換思考方向,掉入陷阱,這樣就有介入的空間了。
就在這個空間,醫生心裡想。
史提夫想了想,說:「如果食物太燙,光用手就不行,這時就需要餐具。」
醫生笑說:「如果食物燙到你不能用手指拿,放到嘴裡也會燙到吧!你為什麼會想把它放到嘴巴裡呢?你根本不需要拿太燙的食物。你總有用餐具拿食物放入嘴中,發現太燙的經驗吧?如果可以用手指試,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史提夫楞了一下,想說應該是嘴巴和食道比較不怕燙吧?不過還是沒說出口,因為這種講法怎麼想也都覺得有點怪怪的。
醫生繼續施力。
「所以,如果人類有手指,我根本想不到有什麼理由會需要餐具。事實上,如果人類有手指,我們根本不會有任何工具
「你應該還記得學校學過人類之所以會進化成智慧生物,發明複雜工具,但是猩猩卻沒有辦法的原因吧?
「那就是因為猩猩有手指,根本不需要太複雜的工具。
「跟其他動物比起來,人類跑不快、跳不高、力氣小,又不像猴子、猩猩有靈巧的手指,但人類還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能發明靈巧的工具。」
史提夫想了想,小學時,好像真有聽過那樣的說法。不然,怎麼解釋其他猩猩沒有繼續進化成人?
但他也同時想起另外一種說法。
史提夫問:「那你怎麼解釋十進制的由來,不是因為我們有十隻手指才有十進制嗎?」
醫生看了他一眼說:「當然也有這種說法,說我們的十進制是源於猿猴演化脈絡,因為智猿的數字概念比智貓強,所以我們的數字系統是依據智猿的手指數而制定的。不過,我們這樣說好了,先請你自己用手數數一下好了。」
史提夫答應,伸出手來。他伸出第一個爪子數「一」。
第二個爪子數「二」。
然後第三個爪子數「三」、第四個爪子數「四」。
然後,好像熟練做過千百次的自然反應一樣,四個爪子不由自主的縮了回去,剩下帶有細毛的肉掌,嘴巴喊出五。
接著伸出另外一隻手,伸出爪子數出六、七、八、九。接著爪子全部收回,只留下兩隻肉掌,數十。
醫生說:「所以我們平常用筆計數也一樣啊,先畫四條直線,然後一條斜線刪去。你原來的平行世界難道是畫五畫嘛?」(註:這是洋人計數的方式,我們是畫正字。)
史提夫回答:「也是一樣的,四直線,一斜線。
醫生說:「難道你不會覺得奇怪嘛?」
史提夫:「沒想過這個問題。」
醫生繼續說:「所以除了少部分純猿演化派的偏執狂外,多數人不會執著於智猿有十隻手指這個數字上的巧合。
「而且你回憶一下,羅馬數字的來源是什麼?最原始的記號不就是利用 I, II, III, IIII 用來代表爪子數數,然後 V 代表手掌。VI, VII 代表一個手掌配上爪子,X 當然就是兩個手掌。
(註:Vendito 是拉丁文手掌抓物的意思)
「除此之外,現代的算盤、古代中國的算籌符號,也都可以看到爪子計數法的痕跡。
(註:比方算籌的九是
「更早的時候,也有人用兩手一腳的十二隻爪子來計數(總要留一隻腳站),所以我們也有許多十二進制的遺跡。如時間,還有 eleven, twelve 這種不規律的數字命名法都是。當然,從人類開始穿鞋子後,就慢慢比較少用了
「中國也有人只用兩隻手八隻爪子來數,創造了所謂的八卦。
「純猿假設法完全無法說明這些事情,這也是純猿假設被否定的理由之一,當然,也許你們原來的平行世界沒有這些其他的數字系統遺跡?」
「呃…也是一樣有的。」史提夫試著回想是否有其他對於十二進位起源的「合理」解釋,但是一下子想不出來。
「喔對了,既然談到演化論這個話題,你原來的世界有人會因為宗教的理由排斥演化論嘛?」醫生問。
「這點應該也是一樣,有些州甚至規定教學時,要把智慧創造論和演化論放在同等的地位。」史提夫回答,雖然現在他對自己的記憶也有點不確定了。
「但是和演化論比起來,智慧創造論明顯漏洞百出,為什麼還有人會堅持否定演化論?」
「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大概有些人就是比較不理性吧!」史提夫說。
「我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人類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多源演化物種,想來的確是有點突兀和湊巧。所以我可以理解某些宗教狂熱者的想法。
「我不能理解的是,在你原來的平行世界,完全沒有多源演化的問題,為什麼還是有人不相信演化論。
「一點也不合理。」醫生用略帶強調的語氣說。
史提夫其實也有一樣的想法,他無法否認,他記憶中的「正常」世界,隱藏著讓人不安的不合理。
事實上,在他還有十隻指頭的時候,就一直有這種違合感了。
難道說,過去他一直活在幻想中嗎?
說到底,一切都是從那個該死的多點觸控計畫開始的。當初老闆跟對手餐聚時,老毛病發作,脫口說別人的平板根本是垃圾,自己可以弄更好的東西。所以回來後要下面研發革命性、人性的平板介面。
自己想到多點觸控這個點子時,當然很興奮,但為什麼自己要獨自研發這個構想?怕被搶功?這本來該是如同滑鼠般的使用者介面革命啊!
說到滑鼠。為什麼當時公司要推出單鍵滑鼠?而且還被視為 UI 的典範。假如我們有手指的話,明明多幾鍵更方便不是嗎?
史提夫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害怕。
想起之前同事嘲笑他時也提到的,如果我們有手指,用鍵盤就好了,哪裡還需要滑鼠。
不過追根究柢,最早的滑鼠造型方方正正的,像個盒子,一點都不像老鼠。
難道不就是因為代表著對「貓掌」友善,適合用貓爪來抓,才被稱為是滑鼠嘛?
史提夫想,醫生應該會這樣說吧。

醫生看著發呆的史提夫,知道他的療法起了效果。只要提點一下,大腦的理性邏輯會自動修復幻想所造成的不合理記憶。
「時間到了」醫生說。
「你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回去好好放鬆,多休息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史提夫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喔,對了,突然想到。」
醫生問。
「你原來的平行世界中,埃及沒有獅身人面像吧?還是說根本沒有埃及?」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發明多點觸控的故事(一)

圖片來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timoller/7115672095/ CC-BY 授權
這天是史提夫的大日子。他還沒有跟太多人提起,但是他認為他將要在公司內發表的成果,將會改變全人類的生活。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史提夫是對的,而且改變比他想像中的還大。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昨天還夢到妳呢!」我說。才發現,仍然在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