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嚇了一跳,有了魔法眼鏡後,這世界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

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從 Linus、飛機失火到魔法老師

圖片來源 Matt Cunnelly
最近在 Linux 的作者 Linus Torvalds ,因"飛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窗戶打不開"的言論,在 Goolge+ 上罵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為「他媽的腦殘」 "He really seems to be a f*cking moron." 隔天又馬上在 Google+ 上改口說道:「他好像是開玩笑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即使像是 Linus 這樣,邏輯思考能力足以開發作業系統,分析能力足以在龐大程式碼找出 Bug 的人,在某些時候,一樣會被媒體誤導。畢竟有時因媒體的特性,部份資訊會無可避免的遺失(比方文字資訊不容易傳達語氣)。更別說有時有些資訊來源是別有目的的。
最近有所謂照南國小魔法老師七朵花事件。這中間誰對誰錯不是本文的重點。重點是,這裡面有黑函,還有黑函 2.0。

黑函也是一種資訊,只不過是一種消息來源不明確的資訊。消息來不明確,不見得資訊就不能用。比方如果有個不明來源的資訊,利用基礎的數論,在一張 A4 紙的空間上證明了 Fermat's Last Theorem,每個懂數學的人都可以直接驗證這個證明是否正確。如果正確,那這個證明真的是有意義的。資訊來源是否匿名,就不是那麼重要。但如果這張 A4 紙上同時宣稱這是 Fermat 當年沒有寫下的證明,我們雖然可以判斷裡面的數學手法和工具是否符合 Fermat 的風格,但相對來說比較難證實這件事。有消息來源,至少還能找到作者,也許還能確認他手上是否真的有當年的手稿。

這次會造成家長連署,進而會需要讓校長讓調班的事件,起因應該是黑函和口語(所謂的七朵花在苗栗風評很差,懶人包中也有提到)。
很多時候,匿名資訊代表著發布資訊者不願意為這個資訊負責。
這是黑函可怕的地方,大多數人並不在意消息怎麼來的。不是沒注意到而已,而是根本不在意。因為大多數人沒有 Linus 邏輯能力、分析能力,還有自省能力。
 不過更可怕的是黑函 2.0 。這次事件讓絕大多數人氣憤的,是那個七朵花在會議中對長官態度惡劣的 youtube 影片。絕大多數人不關心的是,該影片的上傳者,是一個註冊不到一天的人上傳的,而且用了個 Chen Charly 這樣不知道是誰的名字。

黑函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居然有效。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不明來源的「黑函」。吃什麼樣的食物才健康,什麼東西有電磁波會致癌,還有某某某的性愛光碟。
可怕的是它居然有效。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八仙跳海 你一拳 我一腳

王世堅的這次跳海事件,成為這幾天最熱門的新聞。很不幸的,我們又看到了集體暴力的事件。
脫掉情緒上的因素,很清楚的,這個所謂的「承諾」,只是一件小事情,根本算不上誠信問題。
我相信這些嘲弄的人之中,不少都說過或聽過:「阿扁的話能聽,大便都能吃了」這樣的話,你絕對不會因為阿扁說了某句中肯的話,要求這些人吃大便或者責問他們為什麼不去以王世堅標準追打那些名嘴。
即使你要認真追究王世堅的跳海承諾,給他一個月,或者至少一個星期、三天的時間,如果那時候他還沒跳,再來追打也不遲。
在媒體施行集體暴力,逼人太甚的情形下,王世堅企圖用他的王氏幽默回應(曾包圍 TVBS、黃道吉日等等),媒體又再度抓著他的「黃道吉日」一詞挖苦。
好吧,也許你會說,王世堅是有理由讓人討厭的。他鬧過很多有爭議的新聞。先不論他現在的公眾形象是否是被媒體塑造出來的,就像他自己提到的,當初中天記者被群眾攻擊時,他的確有挺身保護,這是有畫面有新聞的。
王世堅就像任何一個人一樣,他也是有好的一面,有壞的一面。你要嘲弄他,就應該針對他做錯的事情去著手。既然王世堅那麼差勁,應該很容易找到他更值得批判的行為吧?
單單就八仙跳海事件來說,嘲弄王世堅的行為,與青少年隨意毆打外勞、校園霸凌事件的本質無異。
看到這裡,也許你多多少少也同意,八仙跳海事件做的有點過頭,但同時你也會認為,你不像媒體或其他人那樣,你只是小小的嘲弄他,只有「適度」的嘲諷他,完全是合理的教訓。你會說,即使他不是罪大惡極,但畢竟還是說了大話吧,稍微挖苦嘲笑他,也只是剛好而已吧!
但所謂的群體暴力,就是每個人一拳、一腳,或者冷言冷語,個別來看,每個人都只是小小的、適度的、在合理範圍的懲罰「犯錯者」,但最後加總在一起,力量卻是很巨大的。
每個人也都看到最後的群體暴力結果,但每個人也都認為自己所要負擔的責任很小、或者根本不是自己的責任。
類似,但是效果相反的現象是,有時媒體會報導某些值得同情的不幸事件,然後許多人都會舉手之勞的捐一點錢,最後聚集的金錢數量往往大得可怕,遠遠超過當初預計的金額。暴力也是一樣,只是比較無形。
不同的是,每個捐錢的人都會自認多少有一點「貢獻」。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事件是從網路開始,傳統媒體才跟進。網路是很方便的互動媒體,由於某種程度的匿名性、間接性,是群眾暴力的絕佳平台。

還原跳海「承諾」當時場景:

我想,王世堅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是用跳海來挑釁,說對手弱,剛好相反,他是說對手強,自己是最後一道防線,是用跳海在表示自己責任重大。
這就像是馬英九的「當你是人」被扭曲成「不是人」一樣,斷章取義,脫離情境。

延伸閱讀:
自由電子報 - 八仙過海我跳海 王世堅「玩笑話啦」
觀感:跳海事件之落井下石對嗎?
[Chitekim Blog]王世堅會跳海嗎??
69: 跳海事件的關鍵字
看!!!王世堅擇期兌現跳海承諾-票選跳海地點
看!!!票選王世堅要去哪跳海?
王世堅跳海 Vs. USB電暖坐墊
Takol Living Here - [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用跳海]
69: 王世堅大家等著你跳海喔 ~ ^_
王大大,你什麼時候要跳海?
王世堅棄政 擇期兌現跳海承諾-Yahoo!奇摩新聞
廢業青年日記: [Twitter] 王世堅之夜
王世堅棄政 擇期兌現跳海承諾-Yahoo!奇摩新聞
自由電子報 - 國民黨若全上 王世堅要跳海 (自由時報,人家中天都解讀成「王世堅絲毫不敢大意」,你偏偏要說「王世堅對自己的選情信心滿滿,揚言如果國民黨在北市八仙過海,他就去跳海。」,這不是借刀殺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