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嚇了一跳,有了魔法眼鏡後,這世界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了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建立 wikipedia 參考

範例:在文章中自動搜尋字詞,然後連到 wikipedia 的解釋。用法很簡單,用 script tag 載入 list_b5.js(charset=big5) 之後, wikify(document.body)就行了。
利用的是 wikipedia 下載的關鍵字資料庫,把裡面一些字丟掉,變成了大約 900k 的 json 資料,所以特別是地一次看的時候,載入會比較慢,最慢可能會到三十秒左右,但是快的話會在五秒左右。
用簡單的編碼,可以把字典檔案縮小到 500多k,但是解開字典檔似乎會花掉更多時間。
特別是 IE ,會造成程式整個卡住,範例在這裡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影片自動連續放映器

影片自動放映器
這個整合了之前的 Youtube download URL JSON , goolge feeds api, google search rss output 這幾項東西,配合了修改過的 Flipvee 做成的。原來是打算弄全螢幕連續播放,但是 haxe 的 flash 9 api 好像還沒有放入 fullscreen 的部份(更新: 新的1.13 版開始支援),可能要配合 flex 2 來弄。
雖然還是玩具級的東西,但是輸入一些東西可以看到連續的影片,不會被中斷,也不用出現 youtube 的字樣或者每一段影片都會切換全螢幕。
只要輸入適當的關鍵字,就能比較完整的看到一些影片。
比方說
"team medical dragon" ep11
"high stakes poker" "episode 3"
流星花園
"the real hustle"
辣妹掌門人
狗狗猩猩
cyril "magic revolution"
極限體能王 2007
火影忍者 207
世界奇妙物語
penn teller bullshit death inc pt
等等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好人

在 digg 上看到一篇對於好人現象的一篇言之有理的鬼扯文 Why the nice guy fears approaching women?,這篇文章對於好人現象提出一個有趣的解釋。
所謂好人或者有人稱之為好人文化這種東西,可能台灣很多人會以為是這十年來台灣特有的東西,事實上,wikipedia 上也寫著「好人文化1990年代以後在台灣等地發展出來的一種網路文化中的次文化,與男女交往問題相關,也與網路文化中的去死去死團有些關聯。」
但實際上,Nice guyNice guy syndrome 早就是美國通俗文化中通用已久的名詞。固然這個現象在台灣近幾年突然爆發流行,但這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的男女交往方式逐漸歐美/日本化的一個自然結果。因為好人現象在現代男女交往模式下,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當然由於這個現象對我們的社會相對新鮮,所以會和過去沒有的網路文化擦出一點不一樣的火花。同樣有可能的是,這個詞其實是不知不覺中被引進的,或者說一直被默默引進,只是剛好在某個時間點爆發。也有可能是混合得現象。
在「先進國家」中,除了許多相關的通俗看法外(1, 2, 3, 4, 5, 6),早就有許多相關的學術研究。 所謂「1990年代以後在台灣等第發展出來的....次文化」云云,不免讓人有夜郎自大之感。
廣義來說,稱之為次文化也是可以的。但這樣,台灣隨便一個小學的五年二班,也有他們的認同感、暗語,也可以視為次文化了。但這樣廣義的定義之下,次文化會列不玩,光是 ptt 的板就有一大堆,很多板都有自己的次文化了。次文化不是好人現象的一個最重要性質,裡面的認同感,與其稱之為對於文化的認同感,不如說是對這個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當然我同意這個現象在台灣有某種的獨特性,定義上也不完全和 nice guy 相同。但這個詞不管在哪裡都有一定程度的歧義和模糊地帶,而差異性似乎沒有到可以區隔的地步。
類似的西風東漸,或者說我們社會慢慢被「先進」國家同化,可以參考另一篇言之成理的鬼扯文 Why nerds are unpopular? . 如果裡面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美國常見的霸凌現象很可能會在台灣出現。

女比男疲勞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

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女比男疲勞 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長」,主要的新聞來源是勞委會委託台大做的一項研究。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感想。但是調查結果這種東西,很容易會被誤解。因為這類的研究很多,我沒有特別去注意,但是都有印象,下面列出一些相關的資訊:
男人與女人如何使用時間
男人的家事做得比女人想像得多
長時間工作可能對女人的傷害比男人大
首先要注意的,那項疲勞指數的調查是使用問卷方式,姑且不論問卷設計的好壞,問卷調查的結果主要測量的是受測人的主觀認定。或者更精確的來說,是受測人對於他主觀認定的表達。也許在主觀上面是一樣痛,但是同一個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境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問卷設計得好的話,也許能夠跳過表達的差異,比較準確的表達出受測人主觀的認定,但基本上測量到的還是受測人主觀認知,即使是工作時數這點也是一樣。
人類的認知是很有趣的,比方說下面這段影片,顯示出人類認知的一個盲點

像這份「疲勞」指數的調查,相信問卷中有很多地方暗示了疲勞這個關鍵字,受測者可能會因此不自覺誇大了主觀的工作時數。這個有另外一項實驗可以說明:心理學家給人類受測者玩拼字遊戲,一半的人他們的拼字遊戲中出現累、老、疲倦、謹慎等等字,另外一半的人則都是使用中性的字眼。受測者不知道的是,其實拼字遊戲本身不是測驗,心理學家測驗的是他們玩好遊戲,走出房間的時間。結果看到疲倦關鍵字的那一半,明顯的走的比較慢。
另外也可能由於文化的關係,我們會認為不夠累表示不夠勤奮,不夠事業有成(日本人可能更是如此),而西方人則比較會把有時間休閒當作成功的表徵。當然,這個認知可能是造成我們工作時數較長的原因,但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會讓我們誇大自己的工作時數。
像是前面提到的另外幾個研究,則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調查,比方「男人或女人如何使用時間」來說,主要是將一天分成24 小時,每個小時來看看這個小時主要是拿來做什麼用途的。當然這樣還是有誤差,但是看起來準確得多。另外一個研究本身就是比較「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上的差距,所以自然會用別的方式來測量。

總之,這就跟有關咖啡的研究一樣,你可能可以找到一百篇說咖啡對健康有益的新聞,也可以找到一百篇說咖啡對健康不好的新聞,看得越多,就越了解小心求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