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文化
Posted by tjwei on 星期日, 6月 17, 2007 with No comments
如同好人不是一個文化,惡搞文化其實也不是一個文化或者次文化。不過呢,惡搞的確可以跟文化扯上關係。我不是要貶低一些網路現象和名詞的重要性,網路上的確有很多次文化,比方說,台灣有很多網民都屬於 PTT 鄉民文化這個族群之中。這裡面有很多次文化的特性,比方說鄉民有共同的經驗、語彙,而且很多人還認同鄉民這個身份。
單純稱惡搞文化並無不妥,就像我們常常會某某哲學、某某人的邏輯是怎樣怎樣的句型,這些句型裡面的邏輯和哲學也不是真的就是邏輯和哲學。我們也會說德國人的飲食文化,不代表說我們在描述一個德國文化中的飲食次文化,而是說我們在描述德國人飲食習慣、文化中關於飲食的部份。
惡搞也是一個源自巴哈姆特(應該可以稱做一個次文化)的一個部份,傳播到其他網路次文化,然後甚至影響了主流文化。但是惡搞跟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是一個從屬關係,而是有更深刻的關聯。
單純稱惡搞文化並無不妥,就像我們常常會某某哲學、某某人的邏輯是怎樣怎樣的句型,這些句型裡面的邏輯和哲學也不是真的就是邏輯和哲學。我們也會說德國人的飲食文化,不代表說我們在描述一個德國文化中的飲食次文化,而是說我們在描述德國人飲食習慣、文化中關於飲食的部份。
惡搞也是一個源自巴哈姆特(應該可以稱做一個次文化)的一個部份,傳播到其他網路次文化,然後甚至影響了主流文化。但是惡搞跟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是一個從屬關係,而是有更深刻的關聯。
首先我們先要看惡搞到底是什麼。現在常常已經惡搞 kuso不分了。 kuso 當然大家都知道日文的原意是屎的意思。現在的惡搞以及 kuso 的起始點,可以參考 wikipedia 裡面的說明。
惡搞其實有幾個所謂的定義,其中一個可能是比較原始的意義是「認真對待爛東西」,或者說認真對待不受主流重視的東西,認真到產生一種荒謬的趣味。其實所謂御宅也就有認真於非主流事務的意義,只不過御宅可能比較偏向認真這個部份,著重於描述熱衷的程度,而惡搞則著重於趣味和幽默的部份。惡趣味這個詞也有類似的意義。
由於著重於其中趣味的部份,所以原始的「認真對待爛東西」不足以完全刻劃現存概念中的惡搞這個概念了。其中一個原因是,許多被惡搞的對象不見得是低品質的東西。這裡所謂的爛東西,應該被解釋為非主流的東西。其實非主流的講法也不好,好萊塢電影夠主流了吧,但是也常常是被惡搞的對象。這裡必須考慮到一點,網路次文化的成員很多都是年輕的學生,所以他們所反抗的是威權對象「大人」,或者說老師、父母。爛東西、非主流的意義其實是課本上沒有教的東西,父母告訴你不要管的東西。
另外一個講法是 wikipedia 上的解釋:「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产生喜剧效果的娱乐文化,和无厘头文化十分相似。」這個定義捕捉了某些惡搞的面向,但是顯然不是個好定義,甚至可以說跟原始的意義相反。不過,這個定義的確涵蓋了一些不能被原始定義描述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可能屬於現在惡搞語意的範圍之內。
也有許多人稱惡搞其實是 parody,或者定義說是「將某部作品的特色,與另一部作品的特色相結合,因兩者之間的不協調感, 而產生一種對人感觀的衝擊性」,可惜這些都以篇蓋全。的確,他們描述了一些常用的惡搞手法,尤其是 parody,可能是目前最常見的惡搞元素。但畢竟沒有捕捉到定義背後的精神。
其實,我認為其實現在所謂的惡搞,是一種 insider's joke。這裡就是我說得跟文化有關的地方了。 insider's joke 必須依附在文化之中,這樣才有所謂的 insider/outsider 之分。雖然說是「一種」 insider's joke,但是廣義的說,就是現在年輕人的一些次文化中的所有 insider's joke。
嚴格一點來說,是有創造力的 insider's joke。
parody 是 insider's joke 的重要元素, parody 之所以 parody 是基於觀眾/讀者/聽眾對於被諧仿對象的熟悉。而所謂的解構則在於對威權或者嚴肅主題的共同體認。比方說你把國父劃上大鬍子眼鏡所造成的荒謬感,是基於我們對於威權的共同認知。當一堆人把小胖做各種造型、惡搞三百壯士、接龍破喉嚨,他們自成一個團體,有共同的認知。
全民大悶鍋被認為是惡搞在於他嘲諷的對象是我們熟悉的人物,當我們在笑的時候,我們知道另外有一群人也跟我們了解一樣的笑點,跟我們看過一樣的新聞。
雖然我們沒聽過死死主義好的原曲社會主義好,但我們知道另外有一群人也是同樣的在反抗威權,帶出我們類似的記憶,產生了共鳴。
當一個鄉民使用puma、為什麼你要代替你爹、「學長、室友、哥哥」、丁丁寫出一些文字後,另一個鄉民自然知道該不該笑。
這跟「地振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一樣,也跟鱉四與大頭蛋聽到某些詞彙後會一起傻笑也沒什麼不同。
其實這種 insider's joke 自古就有,比方古代文人間就會講一些有典故的笑話,旁人聽不懂,但是他們有相同的十年寒窗苦讀無聊經典的經驗,自然明白對方他們在講什麼。這裡面有許多書呆子,念出了興趣了,他們就是古代就有的御宅族了。當然他們狂熱的對象在當時是所謂的主流,不過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們堆研文字牛角尖的程度,稱為御宅族當之無愧。除了用典外,像是對句等等,也是他們特有的趣味。
何謂 inside? 何謂有創意?自然有些模糊的空間,但這些主觀的判斷影響我們認定一個事物是否為惡搞。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惡搞的判準就是反抗威權、不被威權認可的程度。
這個跟惡趣味的惡有類似的意義。一方面是惡這個字義會帶來影響,就像宅這個字很自然的把御宅族的概念帶偏。況且就像前面說得,惡搞本身就帶有不被威權認可的意含。
不過呢,由於許多使用惡搞、惡趣味這些詞的族群,可能是太年輕,或者是受到規範太久,他們自稱的惡趣味往往不太惡(鱉四與大頭蛋的傻笑),看了不免讓人 -_-|||
惡搞其實有幾個所謂的定義,其中一個可能是比較原始的意義是「認真對待爛東西」,或者說認真對待不受主流重視的東西,認真到產生一種荒謬的趣味。其實所謂御宅也就有認真於非主流事務的意義,只不過御宅可能比較偏向認真這個部份,著重於描述熱衷的程度,而惡搞則著重於趣味和幽默的部份。惡趣味這個詞也有類似的意義。
由於著重於其中趣味的部份,所以原始的「認真對待爛東西」不足以完全刻劃現存概念中的惡搞這個概念了。其中一個原因是,許多被惡搞的對象不見得是低品質的東西。這裡所謂的爛東西,應該被解釋為非主流的東西。其實非主流的講法也不好,好萊塢電影夠主流了吧,但是也常常是被惡搞的對象。這裡必須考慮到一點,網路次文化的成員很多都是年輕的學生,所以他們所反抗的是威權對象「大人」,或者說老師、父母。爛東西、非主流的意義其實是課本上沒有教的東西,父母告訴你不要管的東西。
另外一個講法是 wikipedia 上的解釋:「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产生喜剧效果的娱乐文化,和无厘头文化十分相似。」這個定義捕捉了某些惡搞的面向,但是顯然不是個好定義,甚至可以說跟原始的意義相反。不過,這個定義的確涵蓋了一些不能被原始定義描述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可能屬於現在惡搞語意的範圍之內。
也有許多人稱惡搞其實是 parody,或者定義說是「將某部作品的特色,與另一部作品的特色相結合,因兩者之間的不協調感, 而產生一種對人感觀的衝擊性」,可惜這些都以篇蓋全。的確,他們描述了一些常用的惡搞手法,尤其是 parody,可能是目前最常見的惡搞元素。但畢竟沒有捕捉到定義背後的精神。
其實,我認為其實現在所謂的惡搞,是一種 insider's joke。這裡就是我說得跟文化有關的地方了。 insider's joke 必須依附在文化之中,這樣才有所謂的 insider/outsider 之分。雖然說是「一種」 insider's joke,但是廣義的說,就是現在年輕人的一些次文化中的所有 insider's joke。
嚴格一點來說,是有創造力的 insider's joke。
parody 是 insider's joke 的重要元素, parody 之所以 parody 是基於觀眾/讀者/聽眾對於被諧仿對象的熟悉。而所謂的解構則在於對威權或者嚴肅主題的共同體認。比方說你把國父劃上大鬍子眼鏡所造成的荒謬感,是基於我們對於威權的共同認知。當一堆人把小胖做各種造型、惡搞三百壯士、接龍破喉嚨,他們自成一個團體,有共同的認知。
全民大悶鍋被認為是惡搞在於他嘲諷的對象是我們熟悉的人物,當我們在笑的時候,我們知道另外有一群人也跟我們了解一樣的笑點,跟我們看過一樣的新聞。
雖然我們沒聽過死死主義好的原曲社會主義好,但我們知道另外有一群人也是同樣的在反抗威權,帶出我們類似的記憶,產生了共鳴。
當一個鄉民使用puma、為什麼你要代替你爹、「學長、室友、哥哥」、丁丁寫出一些文字後,另一個鄉民自然知道該不該笑。
這跟「地振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一樣,也跟鱉四與大頭蛋聽到某些詞彙後會一起傻笑也沒什麼不同。
其實這種 insider's joke 自古就有,比方古代文人間就會講一些有典故的笑話,旁人聽不懂,但是他們有相同的十年寒窗苦讀無聊經典的經驗,自然明白對方他們在講什麼。這裡面有許多書呆子,念出了興趣了,他們就是古代就有的御宅族了。當然他們狂熱的對象在當時是所謂的主流,不過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他們堆研文字牛角尖的程度,稱為御宅族當之無愧。除了用典外,像是對句等等,也是他們特有的趣味。
何謂 inside? 何謂有創意?自然有些模糊的空間,但這些主觀的判斷影響我們認定一個事物是否為惡搞。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惡搞的判準就是反抗威權、不被威權認可的程度。
這個跟惡趣味的惡有類似的意義。一方面是惡這個字義會帶來影響,就像宅這個字很自然的把御宅族的概念帶偏。況且就像前面說得,惡搞本身就帶有不被威權認可的意含。
不過呢,由於許多使用惡搞、惡趣味這些詞的族群,可能是太年輕,或者是受到規範太久,他們自稱的惡趣味往往不太惡(鱉四與大頭蛋的傻笑),看了不免讓人 -_-|||
Categories: 鬼扯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