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分數殺了你
先說個故事,關於一個充滿心機的老人的故事
有個老人愛清靜,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要命。 於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 說:「我這很冷清,謝謝你們讓這更熱鬧」 說完分給每人三顆糖孩子們很開心,之後就天天來玩。幾天後,每人只給2顆,再後來給1顆,最後就不給了。於是,孩子們生氣了,說:「以後再也不來這給你熱鬧了」很多人詬病考試領導教學,也有不少建議要如何改善考試的方式。 其中很多意見都不錯,雖然實際執行還有很多技術細節及現實上的問題(勿忘建構式數學),但整體來說,我對於整體教育的改善是樂觀的。
不過,我想講一些更基本的東西。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
上面的故事還挺有趣的,只不過,事實比虛構的故事更加有趣。
70 年代的時候,心理學家 Lepper 和 Nisbett 就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們在幼稚園(位於史丹佛大學的 Bing 托兒所)中找來一些本來就喜歡畫畫的四五歲小朋友,問他們願不願意畫一張畫給。接下來就是三組不同的地方了:
- 預期得獎組:事先告訴小朋友們,那個朋友帶了一些乖寶寶獎狀(上面有像下圖一樣,帶有權威認證的榮譽標誌),只要畫圖就能贏得獎狀。
- 無獎品組:事先只問小朋友是否願意幫忙。最後只是謝謝他,不會給獎狀。
- 意外得獎組:事先只問小朋友是否願意幫忙,但是畫完之後告訴他因為感謝他,所以給他乖寶寶獎狀。
每個小孩有六分鐘的時間畫圖,詳細的研究方式可以參考下面列的原始論文。
結果呢?
兩星期之後,觀察這些小朋友自由時間從事的活動,發現無獎品組以及意外得獎組還是一樣喜歡畫圖,但預期得獎組畫圖的時間卻只剩一半了。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Lepper, Mark R.; Greene, David; Nisbett, Richard 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8(1), Oct 1973, 129-137. PDF
仔細想想,短短的六分鐘,就足以造成這麼大的差別。
你從小到大,有多少時間是處於類似的環境?
會講「要考試了,怎麼還不唸書」這種話嗎?
其實還有不少實驗( Daniel Pink 的 Drive 動機,單純的力量裡面列了不少),像知名的蠟燭實驗,不斷的印證了同樣的結果。不過對我來說,因為我還沒有真的仔細研究過這些論文,讓我相信這個結論的主因還是自身的經驗與觀察。
想一想,你有多少次在考前準備考試的經驗? 據說考試是用來測量學習成效用的,那為什麼要在考前額外做一些事情來影響測量結果? 如果能在幾天一週加強準備,就能準備好的東西,為什麼要花一個學期來學?
制度的存在,是為了解決 Scalability 的問題。 因為人(或者選項)太多,才需要評鑑來幫忙做。 制度可以改善,但再好的制度都無法完美,都是一種簡化的過程。最後一定會有比較,一定會有分數。
而且,一定會有漏洞。
一定有人會鑽漏洞。
而一但有人開始鑽漏洞,就便成了軍備競賽了。
你的評量標準是高度,就會有人揠苗助長。
考試領導教學是無法避免的。但可以某種程度改善。
讓鑽漏洞的難度變高,代價是 Scalability 就會下降,所以要投入更多資源。讓能鑽漏的人變少,所以要特別注意公平性的問題。
隨著老師、社會整體觀念、素質的改變、提昇,進而引導制度越來越合理(才不會重蹈建構式數學的覆轍)。
但有些問題是更本質性的,因為改革只能讓制度更合理、更合乎某種價值觀(不像現在的制度處處自我矛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個人能做的,就是意識到這件事情,不讓自己被殺掉。
也許這樣講稍微誇張一點。比較持平的講法是,不讓自己的內在動機被殺掉。
不過一個人的自我扣掉內在動機後,我很懷疑還剩下什麼。
當然,老師們就處在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了。
但問題是,如果你自己平常就被評鑑、金錢、榮譽、績效追著跑(或者追著他們跑),你要怎麼教學生用平常心來對待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