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詞彙的共鳴

Posted by tjwei on 星期六, 1月 12, 2008 with 2 comments
我爸的演說其實是很有一套的,常常能夠引起共鳴和熱烈的迴響。這裡面自然是有肢體以及聲音等等非內容的因素,不過呢,但也有內容方面的因素。
內容方面,我觀察到兩個現象,第一個是他的價值觀很「正確」而「標準」,由於大多數的人長期受到標準價值觀的洗腦薰陶,碰到這些「正確」的言論,自然會產生標準而正確的反應。就像千里眼系列的女主角岬美由紀施展龜派氣功的橋段一樣,眾人應聲倒地。我想這也就是「後見之明」實驗背後的原理之一(這個實驗應該在 Mind Hacks 中有提過)。
另外一個就是這篇的主題,模糊性詞彙。模糊詞彙是一個在很多場合下相當有效的技巧,可以用來產生共鳴和「意義」,例如魔術。可以參考心靈術和魔術的書, Kenton Knepper 的 Wonder Words 1。
以下我用一些方式來說明:
Just Do It!
這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這個句子沒有清楚說 "It" 是什麼? Do 是什麼動作?就連 Just 都有幾種不同的解釋,比方「只要去做」、「就是去做」、「現在去做」。
因此,聽到這個句子的人,自然會用自己的經驗去賦予這個句子意義,套入適當 Do 和 It。所以銀行搶匪可能也會認同, Just Do(搶) It(銀行)。
所以這樣的句子自然可以影響較廣泛的人,引起共鳴。這類 Slogan、廣告詞的目的本來就是要引起共鳴,所以使用這個技巧是相當巧妙的。

抽象<->具體互換產生的錯覺
另一層的意義,就是暗示你 Just Do(買) It(鞋子)! 沒有人知道 Just Do It 跟運動鞋有什麼關係,但是一旦當你對這句 Slogan 產生共鳴後,除了莫名其妙的你對這個商標產生熟悉感和認同感外,看到這個句子,你會聯想起這個廠牌的鞋子,自然而然的把 It 賦予在鞋子上。
不要忘了,先前你已經因為自身的經驗,同意了 Just Do It 這句話。現在 It 變成鞋子了,那要怎麼去 Do 鞋子呢?你的頭腦會自動填補這個缺口。
這也是模糊詞的另一個妙用,這是 抽象->具體 ->抽象 -> 具體的過程。
一開始是模糊的句子,然後你用自身經驗去找特例,賦予意義,然後回到抽象概念,同意這句話。最後他再利用你同意這句話的基礎上,賦予這個句子另外一個具體的意義,讓你被迫同意他。
因為這一切是你自己(潛意識)推理出來的,而不是他告訴你的,所以你會更容易被這個結論說服。

Impossible is Nothing
這也是另外一句廣告詞,其實你注意的話,很多廣告詞都是用這類模糊的字眼,用以產生共鳴。
Is 或者「是」的意義很模糊的。「玫瑰是紅色的」、「這部車子是我的」、「6*9是54」、「我是魔術師」,「台灣最大的民間團體是去死去死團」,這些「是」的意義都不太一樣,有些是定義、有些是屬於、有些是所有權的概念,當然平常我們依照情境,只要仔細想想,就能判斷這個「是」到底是哪種用法。但是 "Impossible is Nothing" 則不然,因為 Impossible 和 Nothing 的意義都不太明確,所以其實你不容易判斷這個「是」到底是哪種。

我是外省人 反對蔣介石
這句話的來源取自我是外省人 ,反對蔣介石。我們不討論「我是外省人這句話」背後暗示的意義,因為這句話本身並不會太模糊。模糊的是第二句「反對蔣介石」這句話。
什麼叫做「反對蔣介石」?你可以「反對石頭」、「反對太陽」、「反對銅鑼燒」嗎?
反對蔣介石是要反對蔣介石存在、反對蔣介石活著、還是反對他當總統?這裡面的解釋可以很多。經由前面說的「抽象<->具體」的法則,你可以在他的很多作為中找到你不認同的作法,或者很多作法的你不認同的面(另外一些人,也可能經由「抽象->具體」法則找到一些他認同的作法,或者作法他認同的面,不過這點稍後再討論)。
這時候,再經由抽象->具體->抽象,把這個認同點轉換成「去蔣化」等等其他的模糊的詞彙。
當然,作為一個 Slogan,利用模糊化是常見的手法,就像前面說,廣告詞都是這樣。
上面連結裡面有詳細的內容與論點邏輯,不過不在本篇文章討論的範圍。我只補充一點,模糊化的說法,在 Cold Reading 中也很重要,因為你可以「把 Maybe 變成 Yes,把 No 變成 Maybe」,也可以「事後具體化」。
事實上,就宣傳語而言,我覺得甚至要更模糊化一點,不妨改成「我是所謂的外省人,我不崇拜蔣介石」,這樣雖然稍微長了一點點,但還能接受,而且能夠產生更大的共鳴,代表更大的力量(共鳴、力量也是模糊化用語)。

權威的建立與友善的印象
看到前面應該會發現,模糊化詞彙其實是兩面刃,因為讀者或者聽眾,同樣的能夠選擇對你不利的解釋。所以誘導對象去尋找對你有利的解釋,是很重要的。
其中一個就是權威的建立,另外一個是建立友善的印象。假設你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素有名聲的預言家,你講的一些模稜兩可、晦澀不明的語句,別人如果相信你,會想辦法「聽懂」你,所以自然會去賦予你句子「好的意義」。更妙的是,即使他們找不到適當的意義,他們常常也只會認為是自己資質不夠,沒能聽懂你在講什麼。
相反的,如果別人的目的本來就是要反駁你,那就是完全相反的一回事了。
「你要先知道你要找什麼,才能找到」。

使用正確的詞
正確之所以正確是是有道理的。
前面說過我對我爸的的第一個觀察,使用「正確」的詞彙,「正義」、「人品」、「法治」等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法則。如果你開宗明義就說「在步調快速、冷硬科技產品充斥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更應該珍視正義、人品與溫情,而創造幸福祥和的社會與人生是我們畢生的追尋」,雖然這實際上只是完全無意義的一段話,但如果我的開場白講這一段話,即使你覺得八股也好,你會自然陷入一種這傢伙講的話我會同意的想法(八股有時代表著「我早就知道了」)。
但更有可能的是,你會被某一部份打動。首先,你得同意第一句,因為那只是事實陳述。第二句你最少也會有某種程度的認同,而且,我亂槍打鳥,「正義、人品、溫情」三樣,很可能會打中一項你感觸深刻的核心價值。只要打中一槍就夠了。最差最差的情形,你也不可能反對,因為「正義、人品、溫情」這三個詞彙的意義其實都是你自己賦予的。
「更應該」的更是和古人、其他現代人、還是以前的自己比較?
第三句也是,沒有人會否認幸福的人生(或者社會,這裡是打兩槍)不是你的追尋,因為「幸福」的意義也是你賦予的。
而且這三句話,老實說,邏輯上的關連性很低。但這不重要,一旦建立了這個假象,我接下來的論點混亂、邏輯散漫都無所謂,因為你會自動幫我解釋。
這一切都是幻覺,It' s all in your mind!
(相反的,某人喜歡用「道德是什麼,可以吃嗎」這類的開場,當然就有完全相反的效果。)

流行的詞彙
如果你注意到的話,流行的詞彙也常常帶有模糊的味道。比方 M型社會,比例原則,某某事的邏輯、某某事的哲學、宅,這些用法都脫離了原本的定義。「愛台灣」的愛要怎麼愛,台灣是什麼也都有解釋的空間。「王建民做出一個投球的動作」的動作,跟 Do 一樣,是個模糊的詞彙,而就算王建民不是真的投球出去,你也可以解釋「他只是做出一個投球的動作,但是並沒有真的投出去」。
還有「對」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東西「對」?也留給你解釋。你也可以很方便的忽略它。
「奈米高科技產品」中,到底是什麼東西的那個部分奈米也沒人知道,高科技到底長多高,也沒人計較。

努力必然有收穫
和字面上的意義不同,這個法則可以參考心靈魔術師 Luke Jermay 的 Reversed Gestalt Moment 或者 Banachek 的“Psychological Subtlies” 中的 “Remedies or the Old Witch Doctor”。
簡單的說,就是「他煞費苦心的做了這麼多事情,一定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吧!」。
今天如果你是幼稚園老師,你聽到小朋友講 "Impossible is Nothing" 或 "Just Do It",你可能會一笑置之,或者糾正說 "Nothing is impossible"才對。
但是現在是電視上播放的廣告、各地大大的看板上面,被特別強調的句子。這時候,你會自然認為「他們花大筆金錢和精力,宣傳這樣的句子,這個句子總是該有些什麼意義吧?」,這時,你就會進行尋找意義的程序。

妳的把戲我全看穿了
平常生活中,想要像日劇圈套中的山田奈緒子或者魔術師系列中的里見沙希一樣,看穿罪犯或神棍的魔術手法,是不太容易的。因為沒有太多罪犯會用(一般人不懂的)魔術手法來犯罪。
但是模糊詞彙的手法倒是常常可以看到。雖然他們不見得是犯罪或者騙人,但瞭解這個手法後,你也可以大聲說:「妳的把戲我全看穿了!」。

Categories: ,